CSS中一些利用伪类、伪元素和相邻元素选择器的技巧
前几天遇到一个页面需求是利用这样的:

一个评论框,后面的伪类伪元按钮有点赞或者发送评论两种状态,其中发送按钮有根据输入框中是素和否有字分为可点击和不可点击两种状态。
需求:
没有文字,相邻选择没有聚焦——点赞
没有文字,元素聚焦——灰色发送
有文字——红色发送
如果用JS实现,技巧需要监听输入框的利用change和focus事件,比较麻烦。伪类伪元但是素和用CSS中的伪类就可以实现相近效果。
<input type="text" class="input" required> <div class="like">点赞</div> <div class="send">发送</div> .send { display: none; } .input:focus ~ .send { display: block; } .input:valid ~ .send { display: block; color: red; } .input:focus ~ .like,相邻选择 .input:valid ~ .like { display: none; }(如果评论框用contenteditable属性的div元素实现,可以用:empty伪类代替:valid。元素)
所以CSS3中的技巧伪类和伪元素非常多,其中一些如果用的利用巧妙,可以实现很多原本需要JS才可以实现的伪类伪元效果。
contenteditable属性的素和div的placeholder
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有时候用带有contenteditable属性的div而不是input或者textarea来作为输入框。比如,div可以根据内容自动调整高度。但是亿华云div元素不支持placeholder属性。怎么在div内容为空的时候显示一个默认文字呢?可以利用:empty伪类。
<div class="input" contenteditable placeholder="请输入文字"></div> .input:empty::before { content: attr(placeholder); }画格子
这个是在美团的移动端页面上看到的:

我们需要在城市列表这个区域画一个格子。我们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用border属性,但是设计师有个要求是,如果***一行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城市,为了美观后面也要有空白的格子。像这样子:

美团的页面中,格子的竖线是怎么画的呢?是用::after和::before元素画的。
.table: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25%; left: 25%; height: 100%; border-left: 1px solid #ddd8ce; border-right: 1px solid #ddd8ce; } .table: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0%; left: 75%; height: 100%; border-left: 1px solid #ddd8ce; border-right: none; }分别创造了两个高度为100%的伪元素,利用它们的边框作为表格的竖线。这种方案可以实现设计师的要求,又不会增加空白的页面元素,高防服务器破坏语义。但是局限性就是最多只能画四条竖线,也就是说表格最多有5列。
Tab切换
纯CSS实现Tab切换也是可以的。主要是利用了单选框元素的:checked伪类和相邻选择器。因为是单选框,所以保证了同一时间只有一个tab处于激活状态。如果不要求更复杂的效果,这样纯CSS实现的tab切换效果,要比JS简单可靠很多。
<input id="tab1" type="radio" name="tabs" checked> <label for="tab1">TAB1</label> <input id="tab2" type="radio" name="tabs"> <label for="tab2">TAB2</label> <div id="content1" class="tab-content">CONTENT1<div> <div id="content2" class="tab-content">CONTENT2</div> input, .tab-content{ display: none; } #tab1:checked ~ #content1, #tab2:checked ~ #content2 { display: block; }另外利用表单元素的伪类,可以label元素来代替单选框、复选框等表单元素的本身,因为为表单元素本身定义样式十分困难。
感知子元素的个数
这个是我看过的最复杂的一个技巧之一,来自这篇文章,不依靠JS实现了根据子元素的b2b信息网个数来应用不同的样式。
比如这样的CSS:
.list li:nth-last-child(n+4) ~ li, .list li:nth-last-child(n+4):first-child { color: red }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如果.list里面li元素个数大于等于4,则显示为红色。
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nth-last-child(n+4)这一个选择器的意思就是倒数第四个以及之前的元素,后面加了~ li,就是表示符合前面条件的元素之后的li元素。
如果元素总数不足4,则不会存在符合:nth-last-child(n+4)的元素(一共没有四个,也就不存在倒数第四个),那么li:nth-last-child(n+4) ~ li就不会选择任何的元素了。
但是如果只用~ li,是不会匹配到***个li的,所以又加上了li:nth-last-child(n+4):first-child。
这样也就实现了根据元素个数的多少来应用不同的样式。
本文地址:http://www.bhae.cn/news/932c2319883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